曼德拉:漫漫自由路 Mandela: Long Walk to Freedom
上映日期:2014-03-21
片 長:2時26分
導 演:賈斯汀喬維克
演 員:伊卓瑞斯艾巴、娜歐蜜哈瑞絲
發行公司:傳影互動 ifilm
★ 史上最偉大的民主英雄 曼德拉一生奮鬥史
剛逝世的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為世人傳頌的光輝歲月
出身自南非東開普敦省農村的曼德拉(伊卓瑞斯艾巴 飾),畢生為種族和平奔走奮鬥,44歲遭捕入獄,為自由付出長達27年的牢獄生涯。歷經數十年不懈的血淚奮鬥,曼德拉帶領民眾邁向自由大道,1993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,隔年更成為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,正式宣告南非民主時代來臨。
他與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─前妻溫妮(娜歐蜜哈瑞絲 飾)走過四分之一世紀,風雨與光輝交加的歲月,寫著他們動人且不可磨滅的革命之愛。
【電影 曼德拉:漫漫自由路 資料由 傳影互動 提供】
2014年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入圍名單中,除了馬修麥康納獲獎的《藥命俱樂部》之外,當中亦有兩部關於種族歧視的電影,而這兩部作品也先後將在台灣上映,雖然本週即將上映的《自由之心》在2014年奧斯卡奪得『最佳影片』、『最佳改編劇本』,以及《最佳女配角》三項大獎,勢必引起觀眾的注目,然而另一部依照前南非總統-曼德拉傳記改編所拍攝的《曼德拉:漫漫自由路》,亦是值得觀賞的電影,兩部片強調的訴求,截然不同,卻能夠帶給觀眾不同的觀念啟發。
新生命的誕生,第一件會的事情就是『哭』,對於接生的醫生、護士來說,唯有這一『哭聲』,才能證明這一胎是活胎,然而隨著大人們的逗弄,孩子們開始學會『笑』,也因為如此,哭與笑的本能反應,就有了先後順序,如果提到『愛』與『恨』呢?究竟何者為先?何者為後?卻也出現不同的看法,而讓順序有了微妙的變化。
即將於2014年3月21日上映的電影《曼德拉:漫漫自由路》,雖然是依照已故南非前總統-曼德拉的傳記改編,卻真實的揭露南非長久以來腐敗混亂的樣子,明顯的種族歧視政策,令人瞠目結舌的族群對立,出身於這樣環境的曼德拉,如何透過自己的影響力,讓南非慢慢得步入正軌。
提到致力於民主的偉人,近幾年台灣也有上映幾部相關的電影,2012年盧貝松執導,楊紫瓊主演的電影《以愛之名:翁山蘇姬》,國際媒體用『鋼蘭花』形容這位身材纖瘦的民主女鬥士,而在1960年的南非,黑人與白人嚴重衝突的時期,曼德拉的激烈行徑,成為黑人口中的傳奇,卻是白人眼中的頭痛人物,媒體更是以『黑色繁簍花』形容曼德拉,兩位名人也先後在1991年及1993年獲得『諾貝爾和平獎』的榮耀。
『忍無可忍,無須再忍』,面對不平等的待遇,如果只是繼續用個人修為,消極的去應對,最終也只是一路被打壓,讓錯的事情不斷地惡性循環,積極的作法如同曼德拉所採取的手段,雖然會讓人感覺過於偏激,但是卻是最能夠突顯問題的方法,即便『以牙還牙,以暴制暴』的行為,仍然是不值得鼓勵的手腕,特殊的情況,有時候還是必須為之。
電影中,刻意將曼德拉與第二任妻子-溫妮的感情放大,雖然刻劃出亂世的革命之愛,然而這橋段的鋪陳,用意應該還是在區分兩種不同的態度,入獄後的曼德拉,以及囚禁後被釋放的溫妮,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,雖然溫妮在公眾演講時,感謝曼德拉讓她成長,畢竟當時嫁給曼德拉才22歲,然而這樣的成長,卻讓溫妮有點『走火入魔』,為了讓溫妮再度找回消失的良善,這一段婚姻的終結,以及瞬間的改變策略,無疑地!是曼德拉基於『愛』,所做出的痛苦決定。
人的一生不能被仇恨綁住,這世間仍然需要愛的滋潤,雖然多數從政的人,對於家庭這方面,所採取的態度,都是以『國家為重』做為首要考量的取捨,然而從政之人真的就如此冷血嗎?電影開頭的畫面,以及結尾的畫面,可以讓觀眾感受到,曼德拉雖然一生為人權奔走,最在乎的始終是家庭,而曼德拉本身的影響力,不只是在南非發揮作用,也遍及全世界。
『消弭仇恨,擁抱愛』,是《曼德拉:漫漫自由路》傳遞的核心價值,耗時15年的拍攝時間,在片中夾帶部份紀錄影像,還原當時對峙的氣氛,並且搭配滿滿的非洲文化音樂,除了讓觀眾回顧這位傳奇人物的人生之外,更是希望眾人能夠跳脫用仇恨所建構的心獄,用愛去擁抱世上的每個人。
劇情結構:★★★★
拍攝手法:★★★(3顆半)
視覺效果:★★★(3顆半)
節奏流暢:★★★★
畫面剪接:★★★★
場景規劃:★★★★
美術設計:★★★(3顆半)
電影配樂:★★★★(4顆半)
演員表現:★★★★
整體評價:★★★★
個人喜好:★★★★
留言列表